篮球比分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型装备及其智能化研究所党支部(以下简称“重装所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支部现有党员20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7人,是一支由院士、国家领军人才领衔的团队。党支部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秉承“厚植党建、根植重装、培植团队”理念,以攻克重型装备行业难题、培养根植重型装备领域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在大型宽厚板柔性化轧制与精整成套装备研制,轻合金短流程铸轧-轧制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成套技术装备在太钢、南钢、山钢日照、邯钢、涟钢等20余家大型企业得到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全域联动联学联建 筑牢党建坚实根基
互动联学、争先研学,推动联学走深走实。重装所党支部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根本遵循,在学校党委党建规范提升专项行动的精准指导下,系统出台系列规章制度,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日常管理制度化、“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充分释放专业优势效能,党支部开展“示范领学、互动联学、争先研学”活动,构建了“三目标引领、四形式联动、五维度聚力”的联学模式:以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增强党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为三目标,以学习研讨、主题党日、实践活动、课题攻关为四联学形式,以校内跨学院/跨专业联学、校内师生党支部联学、校地联学、校企联学、校校联学为五维度聚力。开展了“支部书记讲党课”“弘扬红旗渠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党史军史铸魂育人”“弘扬西柏坡精神,谱写育人新篇章”和“打牢阵地意识”等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了“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久久为功、利国利民的右玉精神,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等红色文化;组织“推普助乡行实践队”助力乡村振兴,“党建联建、技术赋能企业”破解企业难题,“校地联建守初心、联建赋能促发展”共绘发展蓝图等活动。三下乡系列视频播放量高达5000余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余项,各项活动辐射人数达450余人。
党员共融、难题共解,推动联建纵深发展。党支部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坚持四个面向,以突破企业、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为纽带,校企联合组建党员先锋队,推动联建纵深发展。以攻克“大厚度波纹界面钢-铝结构复合材料连续高效制备”为纽带,党支部先进金属成形团队与郑州机械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篮球比分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成立联合党员先锋队,共克钢-铝结构复合行业难题;以攻克“高强、高韧、特厚钢板高质量剪切技术装备开发”为纽带,党支部冶金装备设计开发团队与太重、江海集团、大连华锐等企业成立联合党员先锋队,共克高质量剪切难题。“党员共融、难题共解”方式驱动下,近些年与企业设立近亿元科创基金,共建产业研究院及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推动了联建纵深发展。
聚焦教育强国建设 打造教育服务品牌
与党同心、根植重装,深耕铸魂育人工程。重装所党支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构建思政引领、师德培基、学生铸魂的育人体系,坚持与党同心、根植重装、使命担当的德育培养目标,形成教师立德与学生培德的双重考核标准。以课程思政为切口,落实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工作目标,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工作原则,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内容,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工作标准的“铸魂育人”工程,并采取“落实—汇报—考评—研判—调整—再落实”的闭环工作模式,把“铸魂育人”工程放在心上、落在实处。
红色引领、党建融教,打造教育服务品牌。重装所党支部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示范作用,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重装所党支部联合“青马工程”组织青年党员开展“红扇翩翩绘初心,科技闪闪探未来”“传承红色基因,绘就乡村新篇”等活动,以贫困地区支教、科普教育、专题教育讲座等方式,强化社会责任红色引擎建设。依托篮球比分解放纪念馆、右玉干部学院等教育基地开展实地研学,扩大教育辐射面;举办“灯塔工厂与数字化转型”技术培训、“双创”成果展等科普活动,以技育人。党支部探索“课程思政+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组织党员教师深入企业、行业一线调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体系更贴合产业发展需求;党支部推动建立了“工程实践与思政融合实验班”,鼓励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各项活动覆盖人数达500余人。
持续创新驱动引擎 赋能科技自立自强
壹心双驱、三阶四队,持续创新驱动引擎。重装所党支部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创新提出“壹心双驱?三阶四队”工作模式:以高水平科技自主可控为核心,以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双驱动力,以“育平台、破垄断、铸引擎”为三阶段路径,成立先进钢铁材料开发、轻合金成型工艺、工业机器人和重型装备设计四个党员先锋队。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方面打头阵,积极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加强“政府—高校—企业”深度合作,深度合作,在江苏南通、山西长治成立海安篮球比分科大高端装备及轨道交通研究院、篮球比分科技大学启东智能装备研究院和篮球比分科技大学长治科技创新中心,与太重联合获批重型装备智能化技术与系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与太钢联合获批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了一流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技术攻坚、创新扬帆,赋能科技自立自强。党员先锋队瞄准行业难题,国际首创全液压滚切剪机,在太钢、南钢等10家钢铁企业应用,国内首台单轴双曲柄机械式滚切剪机在酒钢、太钢等6家钢铁企业应用,与太重、中冶陕压合作开发的特宽特厚钢板压力矫平机在莱钢、太钢、沙钢等企业应用,自主开发出4300mm宽厚板柔性轧制线,与太钢合作开发出世界最薄不锈钢箔材,成果转化创造产值超十亿元。积极完成国家技术攻关任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技术成果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山西省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共6项。2024年,推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17项,进款额达1100余万元,擎起创新大旗,助力“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深化产教深度融合 助力人才精育良培
多元协同、专创互促,助力产教深度融合。重装所党支部高度重视实践育人,以培养“通识基础厚重、专业视野宽广、创新能力卓越”的行业特色人才为目标,创新“科教融合?产教对接?理实一体?虚实互补?专创互促”的协同育人理念,在实践中融入重装行业前沿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构建“科教—产教—理实—虚实—专创”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的高层次人才。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获一等奖多项;党员教师参加产教融合创新大赛,在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别获二等奖。
产教融合、实践赋能,助力人才精育良培。重装所党支部依托机械工程学科优势和重型机械行业优势,围绕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党支部师生深入党政机关、街道、企业等一线开展实践活动。派出多名党员赴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白甸镇、李堡镇,江苏省启东市吕四镇和山西省忻州市工信局等地方党政机关科技部门挂职,服务区域企业;党员教师在太钢、太重、中冶赛迪等企业攻读博士后,解决企业难题、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建设的山西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与篮球比分重工等企业共建国家级大学生培养基地,依托实践平台通过现场调研、工程实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行业发展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党支部认真贯彻国家稳就业部署,党员教师赴河南、江苏、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份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就业率一直保持省内前列。
未来,重装所党支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山西省高校党建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要求,落实高校党建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党建联建、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强化科技赋能、推进实践育人,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创优、全面提升,为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